潘旭东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18级直博生
专业及研究方向:软件工程,系统安全方向
导师为杨珉教授,由张谧副教授共同指导,曾在TPAMI、TKDE、ICML的AI领域顶刊顶会及S&P、USENIX Security安全领域旗舰会议上共发表论文15篇,其中以一作身份发表8篇(5篇CCF-A类)。发表于TPAMI的成果已被腾讯、字节跳动、快手等国内大厂追踪报道。发表于S&P、USENIX Security的两篇会议论文已收到包括Sanjeev Arora(哥德尔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Kai Li(美国工程院院士)、Marc Najork(IEEE/ACM Fellow)等国内外知名学者近40次他引(Google Scholar数据)。曾获国际顶尖安全竞赛DEFCON分站赛无人驾驶安全攻防赛冠军、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学生标兵等荣誉。
疫情期间我实验室2018级直博生潘旭东高质量地完成两个科研项目,投出两篇安全领域顶级会议论文,入选复旦大学“学术之星”。
居家封闭45天,他投出两篇安全领域顶级论文
疫情封闭期间,潘旭东与课题组成员高质量地完成两个项目,投出两篇安全领域顶级会议论文(CCF-A类)。
其中,投稿于安全旗舰会议X ’22的研究成果为无人驾驶系统的XX感知模块构建了一种高效的防御算法,能精准识别XX成像中攻击者伪造的实体,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安全应用保驾护航,该成果现已通过会议第一轮评审。
而投稿于安全旗舰会议X‘23的研究成果首次发现9种主流AI模型水印技术存在普遍的安全漏洞:攻击者能够在完全无损的情况下从私有AI模型中完全移除水印,将他人的知识产权据为己有。
对这两项科研成果,导师杨珉教授是这样说的:“当前人工智能技术非常热,在人脸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无人驾驶等多种应用场景中形成了规模化应用,但是随之而来的新型安全风险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我们更需要同步地发展安全检测、评估和加固技术,率先发现漏洞,应对攻击。不断研究、攻关并破解这些超前的安全难题,也正是我们团队始终向前发展的动力与使命。潘旭东的这两项研究工作,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展的人工智能模型安全的研究,分别在无人驾驶安全和AI模型保护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而潘旭东完成这两项科研的场所,就在自己在校外租住的房间里。过去的45天,他居家生活,封闭在家,每天面对的,是助力科研多年的“老友”——计算机。
快速回到科研的秘诀:随手记录、做计划
疫情期间,每天8点左右,潘旭东按时坐到电脑前,开展一天的科研工作。期间,他需要自己烹饪三餐,食饱力足,再继续投入科研工作。久坐一段时间,他会起身做操锻炼,放松身体,再回到电脑前。
键盘快速敲击,大脑高速运转,潘旭东沉浸其中,不觉时光流转,直到夜幕降临。潘旭东在10点左右按时休息。睡前,他会阅读哲学和社会学著作,换一种学科思维方式,来理解身处的世界。独居狭小一室,内在的自我,思想与心境却可以无限辽远,探索未知。
“我觉得居家生活,跟在学校、实验室没有什么不同。我依然沿着自己的方向,做好计划,稳步前行。”
潘旭东本科就读于复旦,那时他就在早上八点半、九点左右到达实验室,晚上八点半离去,很少熬夜。突如其来的疫情,并没有打乱潘旭东的科研进度、生活方式,他依然保持每天科研12小时以上。
如果说与平时有些许不一样的话,那就是每当通知进行核酸检测时,潘旭东会暂时离开电脑,让科研的“进度条”暂停一会儿。撞上线上组会时,潘旭东和其他同学都会发一条留言告知老师,然后离开做核酸检测。
特殊时期,如何快速回到科研状态?潘旭东的好办法是做记录、做计划。他保持着随时记录的习惯,在科研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一些新成果、新想法,他都会一一做好记录。“目前科研过程中,需要中途分出一些时间做饭、做核酸、团购物资,等我们回来后,可以通过记录,快速衔接上之前的进展,快速回到科研工作上。”
课题组里有位学弟,疫情初期不习惯在寝室学习,学习效率很低,在线上向实验室老师同学诉说苦恼。潘旭东帮助他制定学习计划,向他分享了随手记录、“每日to do”好办法。“感谢老师同学们的关心,在学长的帮助下,我已经恢复到正常科研状态,并在空余时间积极投身学校楼寝志愿者活动呢。”4月26日的线上组会,学弟分享了心路历程。
“突然封闭在寝室或家里,同学们或多或少会不适应,可以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学习、生活方式。”潘旭东说,“每天准备要看哪几篇论文,做什么功课,大家可以把计划发给室友或者同学,一天结束,互相验收学习成果,可以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热爱,让他保持探索问题自驱力
困难多,解决困难的方法总会有。两项成果的取得,潘旭东认为,源自深植于心的热爱。
“如果真正喜欢做科研的话,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外在环境如何,自己都会保持探索问题的自驱力,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就会持续思考,不断地做出一些成果。”
对潘旭东来说,人工智能安全研究就是他的心之所向,是可抵岁月漫长的热爱。大二的时候,在与导师杨珉教授交流之后,潘旭东了解到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是一个新颖的方向。“就像杨珉老师起的战队名称‘白泽’,如古代神兽一样扫清安全漏洞,一下子就把我迷住了。”
去年荣获复旦大学优秀学生标兵后,潘旭东希望自己在后续攻博期间能继续在智能系统安全领域做出更多顶尖的研究成果,为保障新型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贡献复旦智慧。
潘旭东疫情期间参加学院顶级会议预宣讲
疫情期间,潘旭东参与学院组织的优秀博士生论坛、顶级会议预宣讲等多项交流活动,分享科研心得,并获评复旦大学“学术之星”。
“从本科起,他就树立了理想抱负,对未来的学术科研有着明晰的设想规划。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比较好地结合国家的需求,结合技术发展趋势、自身特点和基础能力,付出不懈努力,在有价值的地方取得成果。”杨珉说。
为何能取得科研新成果?内外因造就了他
为何潘旭东疫情期能取得显著新成果?在杨珉看来,潘旭东沉稳、心理素质好、目标感清晰。在特殊环境下,这些特点让潘旭东非但没有受到波动影响,反而因为封闭,有大块时间可以集中做科研,因此取得这些成果,在意料之中。这是内因。
而潘旭东则认为,项目的高质量完成、科研成果的取得,与课题组师生的并肩作战密不可分。特殊时期,课题组成员无法在实验室展开线下讨论,他们在线上积极交流,努力克服沟通问题。遇到居家研究受制于服务器计算资源瓶颈,实验室导师想尽各种办法全力保障,使项目进度不受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课题组有导师,而且潘旭东所在的系统软件与安全实验室,还有一个导师组。自复旦校园启动准封闭管理开始,实验室着手对同学们的研究工作进行条件保障,制定一整套调配方案。考虑到同学们科研、生活面临的状况,实验室导师组在疫情初期召开骨干学生会议,讨论如何共同应对疫情挑战。
过去五周,实验室导师组与学生保持定期科研交流,每两天在“云”端讨论研究进展和疑惑。实验室还举办了丰富的线上交流活动,例如居家美食大赏、线上知识竞赛等。李耕老师得知实验室两位同学物资紧缺,与他的妻子一起穿上防护服,用私家车后备箱满载着物资,远程投喂。
受到老师感染,也受到实验室其他骨干博士生启发,潘旭东根据实验室的统一方针,为团队成员制定个性化的关心计划。他与团队成员多次定期交流进展和生活状况,每周保持近10小时的线上交流。
潘旭东还协助导师组,为他所管理的小组开展多项线上优质学习积累课程,如基础理论学习讨论班、系统安全基础入门讨论班等,获得好评。
把这些任务交给潘旭东,杨珉也放心。“这次疫情大背景下,旭东同学保持平和的心态,不仅自己做好事情,还能带动一批人,一起做好科研、过好生活。”
特殊时期,有不少像潘旭东一般的星光,点亮自身,照亮彼此。
(内容来源于 复旦大学公众号)